Digital corporeality

From OpenTab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The printable version is no longer supported and may have rendering errors. Please update your browser bookmarks and please use the default browser print function instead.
Happysad.gif


Digital Corporeality: Future Choreography 數位肉身性:未來編舞

本文將以研究者於2021-2022年在台灣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的「數位肉身性」展覽的作品中,「安娜琪舞蹈劇場」的作品《Second Body》為例,從「編舞操作」概念和「科技身體現象學」的理論方向著手,從舞蹈表演理論、現象學與當代藝術的概念出發,探討人工智能、科技藝術與數位身體之間相互融合的美學觀點。


Digital Presence

數位存在

有了數位存在,便可以跨越身體限制建立聯繫。如今,數位技術逐漸以身體為中心,通過身體互動,產生身體感知。 美國哲學家唐·伊德(Don Ihde)在著作《技術與生活世界:從伊甸園到塵世》(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中提到, 「技術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成為我感知世界的一部分,通過技術以及感知感受和身體感受的反射轉換感知世界。」 究數位存在感知世界的方式,與傳統的現象學有何不同?


From Old to New Media

新舊媒體之間

從新媒體的變遷史,也顯示了從溝通轉向感知、從重視規則到注意現象、從言語展現到體現的狀態、從社會性變成身體性的美學轉向,而「新」相對於「舊」, 暗示了人類的信息感知和思維模式從此發生了根本改變,新媒體亦可指涉新的身體經驗與新的再現世界方式,而身體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與過往以文本為媒介的「符號世界」,慢慢轉向對感知世界的探索,為藝術提出另一種屬於自身「身體性」的可能。

而新媒體的美學並非是一種「新技術的狀態」,而是在科技與社會在人發展過程中,產生如現象學般的意向性(intentionailty),也因此揭示了當代新媒體藝術以「過程」和「肉身參與」為重點的身體轉向,用「浸淫式」的方式來改變策展人、藝術家和參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彼此的身體成為互相中介的狀態,數位化讓身體有了得以自我複製、自我差異化的媒介,讓身體成為藝術本體論述的場域。

Define “Digital Corporeality”

「數位肉身性」的範疇與定義

法國哲學家西蒙東(Gilbert Simondon),在其1958年的名著《技術物的存在樣態》中探討了技術與人的身體概念,被視為後人類思考的先驅。他認為必須從操作與運作過程來了解機器為何為物,而不是把機器視為一個固定存在的物體,因為人一旦開始使用機器,身體就會成為機器運作過程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機器成為自然的一部分,比如說智慧型手機與身體接觸的概念,是多種技術概念的整合,若將此概念推論到人類在演化史中如何使用不同的技術,則或許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使用「機器」的原始人類,就已經是後人類了。

將舊的技術互相拼裝(assamble)形成新的技術,也暗示了技術元素將自己整合到一個「技術個體」(technical individual)中,就像器官融入活體,也像生命進入環境中一樣,「技術個體」構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介入(intervene)成為後人類運作的條件,而開放機

器的組合,也預設著人扮演著機器與機器之間活生生的詮釋者,人與機器互為主體。過去現象學代表了是把人作為中心主體的論述,而非將萬物有靈的身體觀(Abram, 1996: 54-56),「經驗」已被科學證實無法涵蓋腦神經科學發展起來之後對腦內連結(而非經驗的知覺)的描述,依此描述現象學有其侷限性(Dreyfus, 2002), 若將科技與數位肉身納入現象學的探索,我們如何思考萬物(包含科技)有靈的數位身體觀?

從後人類的角度來探討表演藝術,可以從對技術物的描述中來評析,當把整個環境(或是道具)視為技術物,並且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時,我們就可以將人機合體的身體視為一個「技術個體」,用這樣的觀點來觀看表演時,就不會僅僅只是從現象學的描述來探討身體的主體性(非自笛卡爾以來以人為中心的身體觀),人類世的觀點提供了全新觀看身體的視角,因為技術在我們到達之前已經在場,提供了非常先行的條件—使我們成為「人」的可能,從根本上來說,使我們成為「我們」的並不是「我們」(甚至不是「人類」(human)的那個「我們」),人早已成了「人與技術」混合而成「技術個體」,生活根本已離不開科技,科技也改變了人性、倫理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甚至是重新定義了「人」的可能性。

Digital Corporeality Exhibition

「數位肉身性」展覽

數位是以用0與1的方式來建構世界,而賽伯格時代舞蹈的起源,似乎與數位時代舞蹈的意義解釋有關:也許是對智人肉體逐漸消失的告別式 、對技術的恐懼、歡迎或是仰賴,因為科技越來越朝向數位化、亦或是一種新型態的賽伯格身體,在此情況下,身體的能動性如何被解釋?探討數位的存有學(ontology)的問題,例如,數位身體性的想像,主體是否可以被完全替換(如:意識上載到其他載體之上),資料暫存載體(如隨身碟)是否代表了媒體即訊息中的「媒體」是肉體的物質性(亦即無論如何資訊都需要有載體),在cyberpunk討論中,人類的大腦已改裝為具有網際網路功能的電子腦,這些可以棲息在人造軀殼裡的人類意識,已成為獨立於任何物質上的主體性(例如電影《魔鬼終結者》之中的天網或是《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中的設定),在這樣的理解中,身體還可以提供什麼數位無法再現的經驗?

若將科技視為身體的延伸,虛擬、網路與賽伯格(cyborg),也都因此成為人機一體的哲學實踐,透過科技而體現對世界的認識,然而,在身體參與成為數位藝術不可或缺的必要存在之時,對於數位身體知識論、表演性與體現美學的探討,尚為待開發的領域。

Second Body

在安娜琪舞蹈劇場,同時也是本次「數位肉身性」展覽展出的作品《Second Body》之中,《Second Body》闡述了兩種不同的身體論述,恰好回應了前述後人類時代對「技術個體」的討論:作為「第一身體(First Body)」的「純人類」身體,透過開車、使用手機等新技術的方式,逐漸將觀念、知識與經驗累積,將受科技影響的身體重新形塑成為「第二身體(Second Body)」,在這個作品中,舞者赤裸著上半身,從頸椎、手腕、手肘、肩膀、脊椎、膝蓋、腳踝等不同關節旋轉著,暗示了人剛開始學操作身體的樣態,但隨著動作加大,舞者的身體能量逐漸迸發,俐落地在空間中大幅度的舞動跳躍,好似不滿於「第一身體」的極限,而投影也在此時投射出電波微粒在舞者身上,街道顆粒的顯影在身體逐漸散佈開來,有如穿梭在繁忙城市中的車輛與街燈,光線微粒在舞動中扭曲擠壓,彷彿將整個宇宙納入為「第二身體」。

Digital Corporeality Documentary film (in English subtitles)

《數位肉身性》展覽紀錄影片


"This video documents the making of Digital Corporeality, an exhibition curated by curator I-Wen Chang and supported by NCAF's Production Grants to Independent Curators in Visual Arts. It presents footage and interviews from the art venue, execution process, and curatorial practice."

Reference

Abram, David. 1996. The Spell of the Sensuous: Perception and Language in a More-Than-Human Worl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pp. 54–6.

Braidotti, Rosi & Maria Hlavajova, 2018. Posthuman Glossary. London ; New York, NY :

BloomsburyAcademic.

Bryon, Experience. 2014. Integrative Performance: Practice and Theory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er. Routledge.

Deleuze, Gilles, 1995. Paul Patton Translated.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ixon, Steve. 2015. Digital Performance: A History of New Media in Theater, Dance, Performance Art, and Installation. The MIT Press.

Dreyfus, H.L. 2002.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 367. https://doi.org/10.1023/A:1021351606209

Simondon, Gilbert, 1958. 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 Paris: Aubier, Editions Montaigne.

Footer

This was written by I-Wen Chang at the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Return to main page

How will we take our bodies with us into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