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ce between revisions of "Digital corporeality"

From OpenTab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m
m
Line 11: Line 11:
  
  
<br><br>
 
 
=數位肉身性:未來編舞=
 
=數位肉身性:未來編舞=
  

Revision as of 12:31, 10 October 2022

Happysad.gif


數位存在

有了數位存在,便可以跨越身體限制建立聯繫。如今,數位技術逐漸以身體為中心,通過身體互動,產生身體感知。 美國哲學家唐·伊德(Don Ihde)在著作《技術與生活世界:從伊甸園到塵世》(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中提到, 「技術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成為我感知世界的一部分,通過技術以及感知感受和身體感受的反射轉換感知世界。」 究數位存在感知世界的方式,與傳統的現象學有何不同?


數位肉身性:未來編舞

Digital Corporeality: Future Choreography

本文將以研究者去年底今年初在台北空總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的「數位肉身性」展覽的作品中,「安娜琪舞蹈劇場」的作品《Second Body》為例,從「編舞操作」概念和「科技身體現象學」的理論方向著手,從舞蹈表演理論、現象學與當代藝術的概念出發,探討人工智能、科技藝術與數位身體之間相互融合的美學觀點。

From Old to New Media

新舊媒體之間

從新媒體的變遷史,也顯示了從溝通轉向感知、從重視規則到注意現象、從言語展現到體現的狀態、從社會性變成身體性的美學轉向,而「新」相對於「舊」, 暗示了人類的信息感知和思維模式從此發生了根本改變,新媒體亦可指涉新的身體經驗與新的再現世界方式,而身體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與過往以文本為媒介的「符號世界」,慢慢轉向對感知世界的探索,為藝術提出另一種屬於自身「身體性」的可能。

而新媒體的美學並非是一種「新技術的狀態」,而是在科技與社會在人發展過程中,產生如現象學般的意向性(intentionailty),也因此揭示了當代新媒體藝術以「過程」和「肉身參與」為重點的身體轉向,用「浸淫式」的方式來改變策展人、藝術家和參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彼此的身體成為互相中介的狀態,數位化讓身體有了得以自我複製、自我差異化的媒介,讓身體成為藝術本體論述的場域。

Define “Digital Corporeality”

「數位肉身性」的範疇與定義

法國哲學家西蒙東(Gilbert Simondon),在其1958年的名著《技術物的存在樣態》中探討了技術與人的身體概念,被視為後人類思考的先驅。他認為必須從操作與運作過程來了解機器為何為物,而不是把機器視為一個固定存在的物體,因為人一旦開始使用機器,身體就會成為機器運作過程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機器成為自然的一部分,比如說智慧型手機與身體接觸的概念,是多種技術概念的整合,若將此概念推論到人類在演化史中如何使用不同的技術,則或許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使用「機器」的原始人類,就已經是後人類了。

將舊的技術互相拼裝(assamble)形成新的技術,也暗示了技術元素將自己整合到一個「技術個體」(technical individual)中,就像器官融入活體,也像生命進入環境中一樣,「技術個體」構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介入(intervene)成為後人類運作的條件,而開放機

器的組合,也預設著人扮演著機器與機器之間活生生的詮釋者,人與機器互為主體。過去現象學代表了是把人作為中心主體的論述,而非將萬物有靈的身體觀(Abram, 1996: 54-56),「經驗」已被科學證實無法涵蓋腦神經科學發展起來之後對腦內連結(而非經驗的知覺)的描述,依此描述現象學有其侷限性(Dreyfus, 2002), 若將科技與數位肉身納入現象學的探索,我們如何思考萬物(包含科技)有靈的數位身體觀?

從後人類的角度來探討表演藝術,可以從對技術物的描述中來評析,當把整個環境(或是道具)視為技術物,並且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時,我們就可以將人機合體的身體視為一個「技術個體」,用這樣的觀點來觀看表演時,就不會僅僅只是從現象學的描述來探討身體的主體性(非自笛卡爾以來以人為中心的身體觀),人類世的觀點提供了全新觀看身體的視角,因為技術在我們到達之前已經在場,提供了非常先行的條件—使我們成為「人」的可能,從根本上來說,使我們成為「我們」的並不是「我們」(甚至不是「人類」(human)的那個「我們」),人早已成了「人與技術」混合而成「技術個體」,生活根本已離不開科技,科技也改變了人性、倫理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甚至是重新定義了「人」的可能性。

「數位肉身性」展覽

Digital Corporeality Exhibition

數位是以用0與1的方式來建構世界,而賽伯格時代舞蹈的起源,似乎與數位時代舞蹈的意義解釋有關:也許是對智人肉體逐漸消失的告別式 、對技術的恐懼、歡迎或是仰賴,因為科技越來越朝向數位化、亦或是一種新型態的賽伯格身體,在此情況下,身體的能動性如何被解釋?探討數位的存有學(ontology)的問題,例如,數位身體性的想像,主體是否可以被完全替換(如:意識上載到其他載體之上),資料暫存載體(如隨身碟)是否代表了媒體即訊息中的「媒體」是肉體的物質性(亦即無論如何資訊都需要有載體),在cyberpunk討論中,人類的大腦已改裝為具有網際網路功能的電子腦,這些可以棲息在人造軀殼裡的人類意識,已成為獨立於任何物質上的主體性(例如電影《魔鬼終結者》之中的天網或是《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中的設定),在這樣的理解中,身體還可以提供什麼數位無法再現的經驗?

若將科技視為身體的延伸,虛擬、網路與賽伯格(cyborg),也都因此成為人機一體的哲學實踐,透過科技而體現對世界的認識,然而,在身體參與成為數位藝術不可或缺的必要存在之時,對於數位身體知識論、表演性與體現美學的探討,尚為待開發的領域。

“Second Body”

在安娜琪舞蹈劇場,同時也是本次「數位肉身性」展覽展出的作品《Second Body》之中,《Second Body》闡述了兩種不同的身體論述,恰好回應了前述後人類時代對「技術個體」的討論:作為「第一身體(First Body)」的「純人類」身體,透過開車、使用手機等新技術的方式,逐漸將觀念、知識與經驗累積,將受科技影響的身體重新形塑成為「第二身體(Second Body)」,在這個作品中,舞者赤裸著上半身,從頸椎、手腕、手肘、肩膀、脊椎、膝蓋、腳踝等不同關節旋轉著,暗示了人剛開始學操作身體的樣態,但隨著動作加大,舞者的身體能量逐漸迸發,俐落地在空間中大幅度的舞動跳躍,好似不滿於「第一身體」的極限,而投影也在此時投射出電波微粒在舞者身上,街道顆粒的顯影在身體逐漸散佈開來,有如穿梭在繁忙城市中的車輛與街燈,光線微粒在舞動中扭曲擠壓,彷彿將整個宇宙納入為「第二身體」。

Digital Corporeality Documentary film (in English subtitles)

《數位肉身性》展覽紀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6vDr1Ie-q8&t=36s

Reference

Abram, David. 1996. The Spell of the Sensuous: Perception and Language in a More-Than-Human Worl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pp. 54–6.

Braidotti, Rosi & Maria Hlavajova, 2018. Posthuman Glossary. London ; New York, NY :

BloomsburyAcademic.

Bryon, Experience. 2014. Integrative Performance: Practice and Theory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er. Routledge.

Deleuze, Gilles, 1995. Paul Patton Translated.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ixon, Steve. 2015. Digital Performance: A History of New Media in Theater, Dance, Performance Art, and Installation. The MIT Press.

Dreyfus, H.L. 2002.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1: 367. https://doi.org/10.1023/A:1021351606209

Simondon, Gilbert, 1958. On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Technical Objects. Paris: Aubier, Editions Montaigne.